7月14日,云南省检察院召开“加强刑罚执行监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”新闻发布会,通报相关工作情况并发布五个典型案例。省检察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李卫国出席发布会,发布会还邀请了省人大代表、省检察院特约检察员以及人民监督员参会,中央驻滇及云南省各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出席。
发布会上,李卫国通报了近年来色情小说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情况。他指出,2023年以来,云南省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坚持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,落实“派驻+巡回+科技”监督机制,持续加强和改进刑事执行检察工作,监督纠正违规违法减刑、假释、暂予监外执行,维护刑罚执行公平公正。
在监管场所安全稳定方面,检察机关积极履行职能,排查被监管人控告举报申诉风险隐患,纠正违法监管行为,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被监管人死亡及监管事故;在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中,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等工作的法律监督,以核查纠正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情况为抓手,积极参与平安云南建设,推动检察工作由定期专项监督向常态化同步监督转化。2023年至2025年6月,全省检察机关共监督收监执行罪犯537人。
在提升刑事执行检察监督质效方面,全省检察机关深化驻巡融合机制。一方面持续夯实派驻检察建设,规范派驻检察室设置与人员配备,推进轮岗交流,厘清派驻检察与监管执法、巡回检察的职责界限,探索建立省检察院对派驻监狱检察的直接管理和督导指导机制,强化派驻检察“前哨探头”作用;另一方面高质效开展巡回检察,按照“哪里问题突出就巡回哪里,哪类问题突出就巡回哪类问题”的思路,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和违纪违法线索为目标,确保检察一家,查透一家,整改到位一家,2023年至2025年6月,省检察院组织对全省18所监狱和16个看守所开展了巡回检察。同时,检察机关强化大数据赋能,加强与法院、公安、司法行政等单位信息共享,推进与监狱、看守所监控、执法信息联网“全覆盖”,通过大数据筛查、智能分析,拓宽监督线索来源渠道,积极推广运用监狱检察监督模型,提升监督效能。
在刑事执行检察重点工作上,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取得新业绩。切实加强“减假暂”案件办理监督,强化实质化审查,统一办案尺度,探索减刑、假释案件繁简分流,减刑、假释、暂予监外执行办案数和适用率大幅上升,2023年至2025年6月,全省检察机关共审查办理“减假暂”案件77666件;切实加强对刑罚执行活动监督,进一步加大对监狱、看守所监管活动监督力度,突出监督重点;切实加强财产性判项执行监督,加大对财产性判项的立案、终结执行、上缴等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的监督力度,推动刑事判决特别是涉黑涉恶犯罪、职务犯罪、经济犯罪案件的财产性判项得到切实执行,2023年至2025年6月,书面提出纠正意见3564件,已纠正3557件;依法开展被监管人死亡监督工作,与监狱、看守所良性互动,依法及时处置被监管人死亡事件,2023年至2025年6月,共办理暂予监外执行1011人,被监管人死亡数连续三年大幅下降。
省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主任杨志刚解读了5件刑事执行检察典型案例,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检察机关在监督纠正违规违法“减假暂”、维护刑罚执行公平公正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,并与驻省看守所检察室主任钟军,刑事执行检察部副主任孙科一起,对媒体记者关心关注的如何进一步规范“减假暂”案件的办理,交叉巡回检察工作中的特色亮点等问题进行解答。